指导单位: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数字技术助力青年大学生党建创新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余富团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9日

高校青年作为党和国家的未来,要成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先锋军,以党建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当下,数字技术已经融入高校党建,助力青年大学生党建创新。

资源共享 人人担当 时空开放

数字技术助力党建创新,指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场景中,实现党建资源的人人共享、党建主体的人人担当和党建活动的时空开放,从根本上激发每一名青年大学生党员参与党建创新的活力。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每一名青年大学生党员都能成为党建资源的掌握者,万物互联、移动互联使得党建资源共享具有无限可能。党建资源包括书报杂志、档案、文物、建筑、展览展示场馆及各种陈列等实物资源,还包括影音作品、文件、网上纪念馆等各种网络资源以及口头报告、流传故事等非实物资源。在数字技术支撑下,青年大学生党员可共享丰富的党建资源。

每一名青年大学生党员都是党建创新的赋能者和受能者,都可以成为党建创新的主体。每一名青年大学生党员都要积极主动去吸收、掌握各种党建资源,创新、转化各种党建资源,在传播、共享中推动党建资源效能最大化,而党建资源效能最大化的目标则是实现青年大学生党员能力发展。创新激发活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人又反过来创新创造,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总之,数字技术助力党建创新的背后,是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是每一名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创新。

信息触达 技术增能 角色转变

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党建还存在沉闷且活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不少青年大学生缺乏成为党建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激情,缺乏党建创新的基本资源和党史知识,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和能力。而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帮助青年大学生党员快速获取党建基本资源和党史知识。事实上,当前不少党建资源和党史知识已经信息化、数字化,在多种场景中广为应用。数字技术使得党建资源和党史知识便携带、易传播,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甚至使其具有可交互、能体验的特点。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党员来说,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丰富的党建资源和党史知识。

帮助青年大学生党员掌握党建创新的技术和能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必然带来党建资源和知识场景以及传播转化的创新。高校青年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创新意识强,他们掌握了数字技术,也就掌握了党建创新的技术和能力。

激发青年大学生作为党建创新主体的动能和责任感。借助于数字技术,青年大学生党建更加注重个体角色凸显和个体能力发挥,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因此,每一名大学生党员都是党建创新的主体,也必然承担党建创新的责任,具有党建创新的动能和激情。

观念变革 资源更新 动能释放

鉴于数字技术助力党建创新的广阔前景,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创新高校青年大学生党建工作。

从宏观上讲,要重视观念的更新。“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从出生起就与网络结缘甚深。因此,高校党建管理者、党务工作者甚至青年大学生党员自身,都需要强化数字赋能意识。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中走不出来,就可能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无法释放应有的活力。

从中观上讲,要加大党建资源和信息技术的供给。目前还有不少党建和党史知识资源没有转化成数字形式,阻碍了其进一步传播和共享。已有的资源中,有的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比较“疏离”,触动不到大学生的心灵。因此,要加快党建和党史资源的数字转化,尤其要改造成为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风格和形式,比如漫画、动漫、剧集、电影等。

从微观个体来讲,青年大学生党员要增强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一是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角色转变,在这场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战中赢得先机。二是要增加与场景的互动,积极学习与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党建创新活力,当然也要关注其中存在的技术风险。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查看
    公众号
  • 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