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党建领航 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薛仰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把党建工作作为实现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党的精神血脉,践行为党育人使命,凝练形成了“党建统领、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之路,奏响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协奏曲。

党建统领 走好对标落实党建新路径

学校以理念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形成了“坚持一个遵循,做好两个沟通,创新七种基层组织形式”的党建工作实践,构建了“上下贯通联动,横向协同互动”的工作格局,汇聚了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强大动能。

学校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三级责任体系,整合二级学院、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等制度。充分发挥衡鉴讲堂、新农职发展论坛等“八大学习平台”作用,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学习教育的局面。

学校健全和完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领导班子成员的协调配合,增强了班子整体合力,重要决策和重大工作推进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学校设立或实行职能部门直设党支部、重点任务临时党支部、乡村振兴定点党支部、校企合作特定党支部,以及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双任制”任职机制、“一肩挑”任职机制、“专职”任职机制等“七种基层组织形式”,不断严格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把好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政治关,切实提升组织力。

特色立校 打造“农工商贸旅”新格局

学校始终扎根陇原、为农而立,坚持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努力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

学校围绕甘肃省“一核三带”和“四强”行动,以现代农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成立重点任务临时党支部,对接从“田间地头”到“厨房灶头”的农业全产业链,将“大农业”“大食物”“大健康”“大信息”等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建立农林牧渔类、土木建筑类等9大类“农工商贸旅”一体化专业35个。建成国家级省级骨干(特色)专业16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获国家级(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13个。

学校瞄准科研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以科教融汇为驱动,成立校企合作特定党支部,组建甘肃首位科技功臣周祥椿教授传承育种科研团队8个,建立作物育种工程、向日葵(1.880, -0.01, -0.53%)研究、作物繁育“三中心”,与陇东庆环“中国羊谷”共建种羊繁育中心,深入推进祁连山种子资源库建设。建立“联国企补链条”校企协同机制,形成了以甘肃农垦集团为中心,以河西种业、陇东羊业、陇南茶(果)业、陇中薯业为基点的“一心四点”校地行企共同体格局。主持育成小麦品种72个、胡麻品种27个、黄芩新品系4个,制定小麦地方标准5个,小麦、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6个,推广面积2.2亿亩,创经济效益36亿多元;校企合作育成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品种90个,成功转化大西洋(3.490, 0.02, 0.58%)、夏波蒂等马铃薯品种6个,完成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有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质量强校 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立足甘肃、面向西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而办学,持续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以“一学院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打造为依托,精准对接企业,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专业化“双导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等建设,加大行业人才的引聘力度,建立高水平、结构化校企混编师资团队8个,积极探索双链耦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范式。

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攻坚克难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校企合作开发“乡村振兴”系列教材9类,建成省级精品课13门。强化训育结合导向,实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培育“衡鉴大师”“衡鉴工匠”。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80余项,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奖220余项。

学校对接现代农业、现代中医药、生物制品、文旅等产业,加强同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主动参与生态大县、农业强县、红色小镇等建设,开展“校+村”支部共建,逐步形成了“一老一小一培训”“一乡一策一支部”的长效帮扶机制。学校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文化润校 构建“衡鉴精神”文化体系

学校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文立心、以文育人,深入挖掘校史,传承红色基因,构建了“衡鉴精神”文化体系,着力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公正严明、追求卓越的“衡鉴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工匠精神、陇原农耕文化,积极开展以“农时劳动+经典诵读+农业科普+乡村实践”为主的耕读教育。凝练形成学校改革发展“七大镜像源”,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强化了农职标识符号和言语体系,形成了“敦品厚德、海纳百川”的校风,构建了以“勤朴耕读,守正创新”校训为核心的“衡鉴精神”文化体系。

学校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加强社区、公安、交通、消防、国安“五方联动”,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不断推动全校形成人人了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自律的安全意识浓厚氛围。将安全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融为一体构建职业行为课,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融合构建职业素养课,将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融入专业课构建工作导向的“产教”育人课,形成了课程融合育人路径。

学校以“衡鉴四馆”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了“文化+餐饮”“图书+活动”融合式餐厅。获甘肃省职业教育特色文化品牌9个,入选了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最热公益校园“全国高校百强”。

依法治校 织密数字治理网络体系

学校在完善工作运行基础、规章制度体系、内部治理结构、风险防控机制和法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坚持数字赋能,逐渐形成数据精准化、服务协同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学校与时俱进修订学校章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重要制度,深入推进职称评审、问责处分等400余项具体制度的废改立。把抓党建考核、干部政治素质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师德师风考核等统筹一体,实现一次考核分段表彰。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强化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赋予人财物办学自主权,切实将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效能。

学校建立法律顾问团队,进一步提高法治工作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将政治素养好、原则性强、政治站位高的关键岗位部门负责人选入新一届学校纪委班子,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力度,构建了审计、巡察、纪检“三方联动”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经费保障逐步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持续深化“多主体协同、多元化治理、多要素融合”治理架构长效机制,建成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了学校采购流程和项目实施程序。实行党建责任追究制、月工作报告例会制、职责领域安全制,及日常工作提醒通报与问责问效机制等,组织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强化了师德师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警示教育,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查看
    公众号
  • 操作指南